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06:34:53
地 点:北京
既非单指价值意识,亦非单指存在始源。
无漏种非依因缘不能现,染汅不善种,非依因缘不能去除,则纵有一本来自性清净之如来藏,为染汅不善种所覆,此人之意识之底层所有者之全体,仍为兼有此清净之如来藏与染污不善种者。唐先生又说,这是形上学进路的理论模型,先完构形上学,再衍生工夫论。
但是,无论唯识、起信、华严如何谈本体宇宙论,其宇宙论永远离不开般若智慧之本体论,般若唯识都必须是同一个般若智慧的本体论,亦即系统中说为心真如或无漏善种等等者,唯唯识说之不究竟,只重宇宙论的趋近现实现象,遂忽略了成佛所需之佛性论的理论圆满之理性需求,故而必须有起信论、华严宗等学之发展。然此书以此大乘起信为书名,兼以有法能起摩诃衍(即大乘)信根,为总论之第一句,则其重起信之义,更为昭显耳。依次第而觉,即依其所不觉而觉,亦即依无明,而有所谓觉,依不觉而有所谓觉。[26]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三》页236。」《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初版,页213。
就顿教言,说为不思议境界,即是指其重在谈主体依小、始、终的种种理论终至可以键入成佛实践问题,而有此一成佛境的顿教之说可出者,说非义理思议之事即是因其已为主体实践状态之事,故是谈主体的状态而不是要学习的理论,故亦直接强调是为一境界,而非只义理的内涵。………然印度之佛学原有大乘之瑜伽宗或法相唯识宗之一支,与般若中观之学并行。在这个观点里,人们只求他自己生活范围内一切欲望的满足,各当其分。
然而,方先生目睹国内中国哲学教育凋零,甚至是以假乱真,惨不忍睹,因此仍然决定返国,晚岁期间,都是以教授中国哲学为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第三个我们可以说,因为道本身是个潜藏的真象,是个秘密﹔然後这个秘密显现出来,形成第三个方面,也就是所谓道相。[3]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我们前面把道体了解了,道用也了解了,现在要就本体与作用双方面来看看道本身究竟有甚麽样的性质。而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
方先生本文中又说了佛教受到道家的接引才进得了中国,关键是以无解空。意思是说,追求有道者的智慧境界,就要每日减少在公众事务中的贪念私欲之心,当自己的贪念私欲之心已经完全消失之後,则天下众人便知道你是真心为了大家的公共利益着想而来领导大众的,此时大家便会从你的身上获得公众的福祉,因此大家都会愿意来帮助你完成理想,於是你的理想便会更快速真实大量地落实,结果任何你想为大众社会做的好事都会有人来帮助你而易於成功,因为众人帮助你就是帮助众人自己,关键就在於你已经完全无私了,故而能成就一切公众事务。[9] 方东美:「所以,我们在接触道家思想的时候,一定要划分清楚。此处特点有二,第一,这是含括所有重要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一套系统,但方先生都是以形上学问题意识的进路来解释之,谓之形上道体的四个进路,其实,这是不太清楚的作法。
不过,若是指涉设庄子文中多次述及的神仙存有的活动,而谓之太空人,则意旨符合,但,综观方先生对庄子的讨论,重点都不在神仙存有中,甚至,对其有否定的立场,并不将之视为道家而是道教,方先生谈的道家是有哲学智慧的老庄思想,而不是神仙道教[9]。(胡军《方东美哲学思想的道家精神》,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一期。参见其言: 道家在中国精神中,乃是太空人,无法局限在宇宙狭小的角落里,而必须超升在广大虚空中纵横驰骋,独往独来。五、结语 谈方东美先生的哲学,在儒释道三教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佛教哲学,他在晚年开设中国大乘佛学华严宗哲学的课程,学生录音整理成书而有《中国大乘佛学》与《华严宗哲学》两书之出版[24]。
这是我用『超越形上学』的根据。参见方先生言: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此地所说形上学的意义,有一种形上学叫做『超自然的形上学』如果借用康德的术语加以解释,康德本人有时把『超越的』与『超绝的』二词互换通用,我却以为不可,所谓『超绝的』正具有前述『超自然的』意思,而『超越的』则是指它的哲学境界虽然由经验与现实出发,但却不为经验与现实所限制,还能突破一切现实的缺点,超脱到理想的境界。
道家根据他的本体论推到超本体论、超万有论,是运用思想上化有为无的办法。至於他的思考模式,重点有二,第一是以形上学为主题的讨论,第二是找出一些原理以标示中国哲学的优异之处。
这就不是本相,而是属相。虽然,有学者以为方东美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道家[26],但笔者以为,至少就道家诠释而言,它却是方先生在儒释道三家中最单薄的一个环节。以上之定位,参见其言即可明了: 第一个,我们叫它道体。[22] 郭象在<逍遥游篇>对蜩与鷽鸠的行为解释,就是自适其性,也就是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像神仙之学、方士之学、黄老之术、黄生之学,一直到後汉以後到北魏时代的所谓『道教』,则是另一种东西,虽然也号称与道家有关,但是没有哲学智慧。」《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页42。
[19]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页220。抗战期间,买经书读佛学。
[4] 杜保瑞,1999年12月,<方东美论中国形上学的方法论反省>,〔二十一世纪人文精神之展望生命美感与创造方东美先生百岁诞辰纪念学术研讨会〕〔中国哲学会暨哲学与文化月刊社主办〕。因此,只能说,这个太空人的定位,就是一个意象的譬喻,并没有实质的理论意义。
[14] 可见,确实方东美先生所讲的超越就是超越形上学仅只是理论理性而已,而是要在现实上可以落实的,在人生中将其实践的,所以既是主体实践的工夫论,又是客观成就的境界论。说道相重点在指出人类学习道体而落实於他自己,方先生说这不是道体之本相而是属相,这些说法太形上学思路也太曲折缠绕,其实就是工夫论,是主体体贴道体而有之作为。
(1)个体化与价值原则:这一个原则表面上已经由郭象、向秀表达出来了,也就是万物各安其分。笔者对方东美先生的哲学创作,主要是放在两个重点脉络上,第一,他的形上学中心的研究方法。[17] 方东美着《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台北市,民72,初版,页210。有关这一部分的讨论,请参见上述笔者的相关论着,此处不再申说。
第二,体用相徵四个形上道体的讨论进路,正是笔者所提出的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四方架构,道体者本体论问题或存有论题,道用者宇宙论问题,道相者工夫论问题,道徵者境界论问题。这样,你的领袖意象将永远存在,组织也将因为有源源不绝的新的领导者的力量的加入投注而不断地发展
说是空宗即是说为佛家的空宗,既是佛家学派的一宗,则佛教的宇宙论就是空宗的宇宙论。合之两全者,离之则各病,其病为儒家不重空寂会有如阳明後学的猖狂之病,佛家不重流行会有耽空滞寂之病。
又见其言: 其谈缘起,乃特别改造因缘义以组成一套宇宙论,实则陷於臆想妄构,未可与空宗并论也。就此而言,几个核心概念展现於明宗章中:「本体」、「性智」、「本心」、「实证」。
[20] 佛教唯识学有无构造论态度,笔者以为是有的,但并不主要表现在缘生诸说,而是表现在五位、八识、百法等意识结构的说明上。佛家起自印度,印人多半是有出世思想的。[6] 熊十力着,《新唯识论__语体文本》,页250~251。所以根本上充满了工夫论的色彩。
说性体虚寂,不应执为实物有可也,直说为空、为如幻,则几於空尽生生性种矣。[46] 参见笔者相关论文:杜保瑞,2012年,8月16日,<对牟宗三诠释般若概念的方法论反思>,「2012年第32次中国学国际学术大会,主题: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韩国中国学会主办。
[57] 本文是说空有二宗的立意宗旨各有重点,但都共同宗主真如本体,一破相显性,一不毁法相,但都是离用谈体,即真如本体不能显现为大用,这就造成有一重本体,但无有作用,即无有展现为宇宙万象的流行作用。[27] 以上谈论心物的现象,但还只是谈佛教对心物现象的态度立场,就是无常说,就是有毁弃的态度,故不得执着为有实作用及有实境界。
………就是以为一一的缘,互相关联,而构成某种现象。五、本体是全的,圆满无缺的,不可剖割的。
纯净口感,健康品质!水耕田包装饮用水、希月凉白开饮用水,健康
[45] 无论如何,不同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和制度角色决定了这两种进路,对行政裁量过程而言都是外部且有限的制约,风险规制实践中大量裁量权的行使,仍会落在这两种进路的射程之外。...
第19期援圭亚那医疗队:“中国专家门诊”施医术救胰腺肿瘤患者
二、对宪法草案初稿中国家主席制度的文本分析 (一)对宪法草案初稿38-40条的分析 宪法草案(初稿)中关于国家主席的规定如下[3]: 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首先,从宪法角度看,邓时代颁布之1982年《宪法》,相比于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其文化政治叙事已发生巨大变化。...
法律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应该尽可能贴近与吻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需求。...